唐·百丈海禅师,住百丈山绝顶,每日力作,以偿其供。或劝止之,则曰:"我无德以劳人。"众不忍,藏其作具,因不食,遂有"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"之语。
赞曰:德如百丈而犹曰"不欲以无德劳人",况我辈乎?或谓:"住持者宜弘法利生,虽日享千金,役百夫,何病焉?而琐事力作,非所谓'知大体'。"噫!百丈建丛林,立清规,为万世师法,岂虑不及此?今若是,凡以愧天下之凉于德而丰于禄者也。
唐朝百丈怀海禅师,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,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--百丈清规,所谓"马祖创丛林,百丈立清规",即是此意。百丈禅师倡导"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"的农禅生活,曾经也遇到许多的困难,因为佛教一向以持戒为规范的生活,而百丈禅师改进制度,以农禅为生活了,甚至有人批评他为外道。因他所住持的丛林在百丈山的绝顶,故又号百丈禅师,他每日除了领众修行外,必亲执劳役,勤苦工作,对生活中的自食其力,极其认真,对于平常的琐碎事务,尤不肯假手他人。 渐渐的,百丈禅师年纪老了,但他每日仍随众上山担柴、下田种地,因为农禅生活,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。弟子们毕竟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的工作,因此,大众恳请他不要随众出坡(劳动服务),但百丈禅师仍以坚决的口吻说道:"人生在世,若不亲自劳动,岂不成了废人?" 弟子们阻止不了禅师服务的决心,只好将禅师所用的扁担、锄头等工具藏起来,不让他做工。百丈禅师无奈,只好用不吃饭的绝食行为抗议。 弟子们十分焦急,问禅师为何不饮不食。 百丈禅师道:"既然没有工作,又怎么好吃饭呢?" 弟子们没办法,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,让他随众生活。百丈怀海禅师的这种"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"的精神,至今仍是十方丛林的楷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