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提到禅,人们便会联想到幽幽深山,千年古寺,修持高深的禅师,侠义忠勇的武僧。如果禅结合了音乐,又会有怎样的解释呢?来到嵩山,观看了实景演出《禅宗少林·音乐大典》后,我对禅有了一层新的领悟。
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,人们更倾向于亲近自然。追寻精神与世俗的契合点。在待仙沟,《禅宗少林·音乐大典》精彩演绎着禅乐与大自然的和鸣。入夜,亮着禅字的黄色灯笼,从景区入口一直排到演出现场,似在指引饱经世事的人们回归精神家园。坐于蒲团之上,绵延几公里的演出场地便如画般展现眼前:苍山,古塔,小桥,流水,禅房。是夜,凉风徐徐,吹送着丝丝秋意,涤荡心扉的禅乐,伴着秋虫鸣叫,印证了人们关于禅的一切遐想。闭想享受这美妙的时刻,静待演出开始。当大悲咒豁然响起时,五位禅师已端坐于石头之上,参禅入境。叮咚的泉水在永无倦意地流倘,心灵宁静,安然恍若梦境,伴随着踏水行歌的欢快节奏,浣女们轻盈走来,与提水练功的和尚相遇桥端,共同演绎亦仙亦俗的生活故事。

美丽牧羊女的到来打破了原本疾缓有序的木鱼声,她那纯净的歌声是世俗对禅的定义,心存物外,意在风中,瞬时,又旗帜飘飘,棍棒生风,少林小子气势浩荡地诠释了禅宗少林,功夫摇篮的少林境界,此情此境,我相信十三棍僧救唐王确有其事,而《花流水》则恰如一湾清泉流过我为武而热的心田。
静谧的塔林见证了年年明月的阴晴圆缺,梅花桩上的僧人临空起舞向世人诠释生命的特质,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,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实然,鼓声响彻峡谷,而后,56尊佛像冉冉升起。鼓声诉说着生死轮回的真理,佛祖唤醒在世俗中沉睡的心灵。

嵩山的石头会唱歌,36亿年的石头奏出天籁之音。玄奘归来,灯光幻化出一尊大佛,数百名僧人诵经声回荡峡谷,演出圆满落幕。悠扬的钟声,绕谷不绝......
嵩山的险峻,禅宗的博大,亦武亦舞的演出,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的结合。《禅宗少林·音乐大典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荟萃,古筝,古琴,石头乐器等齐上阵;又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晶,美轮美奂的灯具,全立体声响的等的运用,使得禅文化与现代化元素紧紧结合,这是一场全新的视觉盛宴,创作者的独具匠心实在令人惊叹!
《禅宗少林·音乐大典》演出剧照
当你仰望夜空,
忽然发现满天星光,是不是会有一种绝美的感觉?
当你漫步湖边,
蓦然瞥见水面的月光,
是不是会受到一种不可言说的触动?
这就是光的神奇力量
